顶级专家“会盟”长沙,共筑光子计数CT中国标准与创新生态
v
11月12日,中华医学会第32次放射学学术大会(CCR2025)启幕之际,数百位顶级放射学专家与行业精英齐聚“创新拓界 影领未来”东软医疗高端影像新品科技交流会,共鉴光子计数CT等自主高端影像技术新突破,共启开发者临床科研国际转化联盟,共筑中国自主技术标准与创新生态。


图:东软医疗高端影像新品科技交流会
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主任委员刘士远教授在致辞中说:“东软医疗通过数十年自主研发,助力解决‘卡脖子’技术和国产替代问题,诠释了民族企业的责任与担当。期待东软医疗与国内专家进一步加强医工协同,在核心技术突破、临床痛点破解、科研转化上再攀高峰。”

图: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主任委员刘士远教授致辞
东软医疗CEO武少杰先生表示:“今天东软医疗同时发布三款超高端CT和磁共振产品,并联合发起‘光子计数CT开发者临床科研国际转化联盟’,旨在帮助医院、专家打通临床转化和科研合作链路,构建开放共生的创新生态,引领医学影像技术迈入新纪元。”

图:东软医疗CEO武少杰先生致辞
光子计数CT领衔
三款突破性影像新品盛大启航
在与会专家的共同见证下,东软医疗三款突破性高端影像新品盛大启航:NeuViz P10全球首台宽体光子计数CT、NeuViz 1024全球首台1024层宽体超高清CT,以及NeuMR Wasa全域分子研究型磁共振首发登场,持续推动中国高端医疗装备从国产替代向创新引领跃迁,为医疗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。

图:东软医疗高端影像设备启航礼
启动嘉宾: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主任委员刘士远教授,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王培军教授,中国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候任会长梁长虹教授,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委员、湖南省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主任委员廖伟华教授,河南省人民医院副院长王梅云教授,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委员、湖北省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主任委员郑传胜教授,厦门大学屈小波教授,香港中文大学陈蔚天教授,东软医疗CEO武少杰先生、党委书记宋奇先生、高级副总裁兼CTO李双学先生等
东软医疗高级副总裁兼CTO李双学先生以“东软医疗光子计数CT的破茧之路”为主题,向现场专家汇报了东软医疗“十年磨一剑”的光子计数CT研发历程。从技术攻坚到产品落地,从理论探索到临床适配,全景呈现了国产光子计数CT的创新亮点与未来图景。

图:东软医疗高级副总裁兼CTO李双学先生介绍光子计数CT自主研发历程
开发者联盟启动
共筑光子计数CT科研转化生态
技术之兴非一人之功,标准之立需众志合力。东软医疗党委书记宋奇先生在会上宣布,由东软医疗联合顶级医院与科研机构共同发起的光子计数CT开发者临床科研国际转化联盟正式启动。

图:东软医疗党委书记宋奇先生介绍临床科研转化联盟
联盟以“加速国产光子计数CT进入万千家医院、重塑影像范式”为愿景,聚焦技术突破、临床应用与科研转化,并通过创新基金、资源平台、能力建设等全方位支持,打造从开发者、临床科研到转化的闭环,与行业专家共筑中国自主技术标准与创新生态。

图:顶级放射学专家倾情加盟“联盟大咖说”
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李震教授、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曾献军教授、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刘军教授、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查云飞教授、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郑传胜教授、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文戈教授、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王锡明教授、北京协和医院冯逢教授等专家,先后围绕光子计数CT超高清成像、超低剂量成像、多能量成像等优势,及其在神经系统、心血管、肿瘤、乳腺、骨关节等领域的临床应用价值展开交流探讨,并对联盟未来发展寄予厚望。
磁共振科学家开讲
共享MRI前沿临床科研新进展
东软医疗全新发布的NeuMR Wasa全域分子研究型磁共振,以其“分子代谢级精准诊断”与“全流程临床科研提效”优势,填补了传统磁共振在“快速全脑波谱成像”“早期纤维化检测”等领域的空白,为临床科研开启更多可能。
厦门大学屈小波教授深耕磁共振波谱技术临床转化20余年,以“磁共振波普智能定量与胶质瘤应用”为主题,深入解读NeuMR Wasa的EPSI、MEGA-Press技术如何高效助力阿尔茨海默病、脑胶质瘤精准诊断。

图:厦门大学屈小波教授作磁共振波普技术报告
香港中文大学陈蔚天教授则专注脏器纤维化无创检测研究,在会上围绕无创定量大分子成像技术,重点剖析了NeuMR Wasa特有的MPF-SL技术优势,及其对于早期发现肝脏纤维化病变的价值。

图:香港中文大学陈蔚天教授作无创定量大分子成像技术报告
11月14日-15日,东软医疗三款重磅新品将于CCR2025期间同步展出(长沙国际会议中心A02展台),欢迎您莅临现场参观交流!
